舊的思維框架:「我沒有熱愛的事。」
新的思維:「我不是沒有熱情,只是太久沒有聽自己說話了。」
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困擾?
明明對現在的工作、生活感到無趣又疲憊,卻又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。很長一段時間,我也一直困在這個問題裡。
後來我才發現,我並不是缺乏熱情,只是太習慣壓抑自己、迎合外界期待,久而久之,竟聽不見內心真正的聲音了。
這篇文章會分享4個實用步驟,帶你一步步找出熱情。
從傾聽感受開始,重新連結自己,未來才能把你熱愛的事,融入人生決策與職涯選擇中。
步驟一:停止逼問,轉向感受
「我喜歡什麼?」這個問題常常讓人卡住,因為它太大了、太抽象了。與其用邏輯推理去找答案,不如試著觀察自己的感覺:
- 什麼時候你感到放鬆?
- 哪些事情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全神貫注?
- 什麼活動讓你感到「雖然累但很值得」?
你不需要一開始就知道「我一生的熱情是什麼」。只要留意那些「一點點好奇」、「一點點喜歡」的時刻,這些線索會逐漸串聯出你的渴望藍圖。
步驟二:分辨「想要」和「應該」
有時候,我們覺得某件事是「我的夢想」,其實只是因為它符合社會期待、父母期待、朋友期待。想要和應該,常常被混淆。
練習這樣問自己:
- 「我做這件事,是因為我真的想要,還是因為我覺得我應該?」
- 「我做這件事,是因為我真的想要,還是因為我只知道可以這麼做?」
可以寫下一些你生活中的選擇,然後標註:這是來自內在的渴望,還是外在的壓力?還是受限於自己的認知?
你會發現,真正的熱情總是讓人感到輕鬆、自由,而不是壓力與疲憊。
步驟三:從童年記憶找回線索
有時候,我們忽略了童年時期最純粹的熱情,那時我們不會被外界的期望所限制。小時候,我們自然地去做那些讓我們快樂的事,無需過多考慮「應該」和「不應該」。
問問自己:
- 小時候最常做、最快樂的是什麼?
- 有沒有什麼事,是你長大後還偶爾想起來,甚至懷念的?
- 有沒有什麼事,是你持續不斷在做的?
童年的經歷,是我們真正熱情的線索。
當我回想自己的童年,我發現我總是喜歡扮演「老師角色」,傳授各種知識的老師,但這個角色卻從未出現在我的職涯選擇中。直到我意識到,自己對分享經驗和知識的熱情,一切才開始對接起來,我也是因此才開始嘗試寫這個部落格。
如果你也在尋找自己的熱情,不妨試著回顧童年,看看那些無拘無束的記憶是否能提供你一些啟示。畢竟,我們內在的渴望一定會在過去的經歷中留下痕跡。
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如何從過去經歷中找到熱情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【找出熱情】如何找到想做的事?5個自我探索提問,找回人生熱情與方向
步驟四:允許試錯,擁抱探索的遊戲感
許多人覺得自己找不到熱情,是因為他們過於專注在「找到對的答案」,以為熱情應該是某個具體、明確的目標,我也曾經陷入這樣的誤區。事實上,熱情並不是一開始就會出現的,它是在無數次的嘗試中漸漸發現的。
給自己一段時間去探索,即便發現某些事情不適合自己,也不要覺得是失敗。每一次嘗試,其實都是朝著找到真正熱情的一步。
保持開放心態,對自己保持耐心,把「探索自己的熱情」當成一場有趣的旅程。當你不再焦慮於「要馬上找到熱情」,你會在不經意的時候發現,自己曾經忽略的熱情與興趣正悄悄浮現。
重新理解熱情:行為背後的深層意涵
當你根據前三個步驟列出自己喜歡的事物時,你會開始看到一些共同的特徵。
也許這些事並不是某一個具體的愛好(例如:辦活動、美編設計、研究某個主題等),而是你在做這些事時能夠與他人建立連結,或者它們總是讓你有機會幫助別人解決問題。
這些共同點其實是你熱情背後的深層動力,它們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需求和價值觀。你的熱情不一定是某個固定的興趣,而是某個與自己核心使命相連的概念或行為模式。
換句話說,這些活動代表的是你在這些行為中獲得的深層意義,而這些意義可能是「貢獻」、「交流」、「創造」,甚至是「服務他人」。
結語:熱情是被慢慢喚醒的
如果你還在問:「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怎麼辦?」別擔心,你不是沒有熱情,只是以前太習慣壓抑自己,才暫時聽不到內心的聲音而已。
這篇文章分享了4個方法,幫助你重新找回內在渴望:從停止逼問,轉向感受,到分辨「想要」和「應該」,再到從童年記憶找回熱情線索,最後是允許自己試錯、帶著遊戲感去探索。
熱情不是靠想出來的,也不是別人告訴你的答案,它藏在你的感受裡、回憶裡、還有每一次小小的好奇心裡。
別急著給自己標準答案,允許自己一邊試一邊走,你會發現,原來喜歡的事情早就在你的生命裡悄悄出現了。
跨越框架.實踐行動
最後,試著用這個簡單的 4 個小步驟,帶自己走回心裡真正想要的方向。
第一步|暫停逼問自己「我到底喜歡什麼?」
不用再焦慮追問,反而請給自己 3~5 分鐘,閉上眼睛,感受此刻內心的狀態。
問自己:「我現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?」不設限,不批評,隨意浮現都可以。
第二步|分辨「想要」與「應該」
拿出一張紙,隨手寫下最近腦袋常出現的念頭。
標記每一項,是出於「自己真心想要」,還是因為「別人期望我去做」?圈出真正屬於你的想要。
第三步|從童年回憶找回純粹的喜歡
閉上眼睛,回想小時候。
問問自己:「當時什麼事情,讓我忘記時間、開心到不想停下來?」寫下來,不管多小多微不足道,都沒關係。
第四步|給自己一個微小的行動承諾
根據上面的線索,列出一些你可能會感興趣的事,設定一個小小的行動,比如「今天花 10 分鐘來做短影音」、「花一點時間寫作」、「動手做某個手工藝」。
記得,行動不用大,重點是讓自己開始動起來。
你寫下來的這些項目他們有什麼共同點?背後代表什麼價值觀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