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情緒釋放II】情緒來了怎麼辦?4步驟教你處理情緒,找回內在平靜

當你被情緒困住,該壓抑還是爆發?其實,你可以用4個步驟,從允許、流動、理解到釋放,學會處理情緒,找回平靜的自己。

舊的思維框架:「我不能有情緒。」
新的思維:「我允許自己表達情緒,並與它共處」

你是不是也常這樣——表面上若無其事,內心卻早已天翻地覆?明明告訴自己要冷靜,情緒卻像失控的洪水,一來就淹沒理智;或者,你總是壓抑到最後一刻,直到某天突然爆炸,然後又自責為什麼控制不了自己。

我們都曾被教導「情緒要收好」「要理性」,但真正的解方從來不是壓抑,而是理解、接住、然後讓它流動

這篇文章會帶你一步步走過處理情緒的完整流程,不再只是硬撐,而是用溫柔而有力的方式,陪你和情緒好好相處。

以為不能有壞情緒,同時指責有壞情緒的自己高興、難過、快樂、悲傷,都是情緒;如同西瓜、香蕉、蓮霧、芭樂,都是水果,沒有好壞之分。我們不會說西瓜是好水果,芭樂是壞水果,對吧?那我什麼我們要說難過是壞的呢?

情緒本身是中性的,沒有好壞之分。但我們卻常把情緒分成好壞,進而否定自己的感受。情緒雖然沒有好壞之分,卻有高頻低頻,有關這部部,歡迎參考:

➤【延伸閱讀】:【情緒釋放】解鎖能量的秘密:如何透過大衛霍金斯能量表提升你的振動頻率?

不想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我們害怕承認自己有嫉妒、憤怒、羞愧等情緒,因為那代表自己「不夠好」。於是我們壓抑這些情緒,假裝它們不存在,卻讓這些能量一直留在體內,等待下一次爆發。

社會文化鼓勵我們控制情緒從小我們被教育要「冷靜點」「不要哭」「不要生氣」,慢慢學會了壓抑與偽裝,而不是感受與表達。

我們被教導生氣是不好的、激動是不好的→以為自己不能、不該有情緒→情緒出現的時候責備自己→因為「不能」有情緒,所以選擇壓抑

允許自己表達,不代表可以情緒勒索或情緒發洩,而是勇敢承認當下的真實感受。當我憤怒時,我可以說:「我感到很生氣。」 當我難過時,我可以哭出來,而不是說「我沒事」。

承認你的感受,就是給予自己被理解的第一步。

當情緒來臨,最重要的不是壓抑,而是「讓它流過」。你可以這樣做:

步驟一:辨識情緒

「我現在是在生氣、難過、焦慮,還是害怕?」

步驟二:覺察感受

觀察身體的反應:心跳、呼吸、肌肉緊繃……越具體地感受,越能幫助情緒流動。

步驟三:允許流動

對自己說:「我允許這個情緒存在,它會流過我,不會永遠停留。」這樣的練習,是讓情緒成為一場經歷,而不是一個束縛。

➤【延伸閱讀】:【情緒釋放I】如何處理情緒?用「覺察+流動」取代壓抑與忍耐

強烈的情緒產生,背後代表的意涵值得進一步去探索。為什麼別人說你窮的時候你不在意,但是說你醜的時候你卻感到自卑?為什麼別人指責你的自私行為,你不在意,但當別人指責你不負責任,你卻感到羞愧?

當我們產生強烈情緒,一定是對那件事超級在意,那些令你一秒抓狂,無地自容的瞬間,或許這些情緒背後都有著曾經受傷的過去

探討情緒產生的原因,我建議透過不斷問自己「為什麼」,來找到底層原因。

也不要忘記觀察那些讓你感到喜悅、滿足的時候,是跟誰在一起?是做了什麼?這些人事物會不會是這一生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呢?

如果我們能把時間都花在這些人、這些事上面,生命會是什麼樣子呢?

情緒,是宇宙與我們溝通最頻繁的方式,透過了解自己情緒產生的原因,能更認識自己、了解自己的執著,以及揭開過去受過的傷,然後開始療癒

我們之所以會憤怒,是因為憤怒在體內;會埋怨,是因為怨恨在體內。到底要怎麼做,才能釋放這些情緒呢?

閉上眼睛,想像情緒是一束束光:悲傷、痛苦、憤怒……看見它們在你周圍,然後一束束地說謝謝、請它們離開。

找一個值得信任、願意聆聽的人,說出那些藏在心裡的傷、痛與委屈。語言,是釋放能量的管道。

允許自己情緒爆發、大哭,把身體裡的積壓能量一次清理出來。這不是脆弱,而是一種重生。

處理情緒不是要你硬撐,也不是要你永遠保持正向,而是學會與情緒共處,讓它流動。當你練習讓情緒自然流過自己,你會發現,原來平靜不是因為沒有情緒,而是你開始知道,該怎麼溫柔地與它們共處。

今日練習:觀察自己的第一個情緒反應

  1. 今天哪一件小事讓你產生情緒?
  2. 嘗試說出這個情緒的名稱(生氣?委屈?羞愧?)
  3. 問問自己:這個情緒想告訴我什麼?

寫下來,或說出來都可以。 情緒,是你內在的聲音,請不要忽略它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