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的思維框架:「我已經很努力了,但就是改變不了自己。」
新的思維:「改變潛意識裡的信念,一定可以改變現狀。」
明明想改變卻做不到的真正原因
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?想要更好的生活、賺更多錢、想擁有健美的體態、擁有理想伴侶或是更好的工作,卻總是得不到?
其實不是你不夠努力,而是你潛意識裡藏著阻礙你的信念:「我不可能有這麼好的人生」、「我不值得擁有這一切」。這些限制性信念,就像一面看不見的牆,擋住你邁向理想生活的道路。
同樣的,有時候你不是想要更多,而是想擺脫某些讓自己痛苦的狀態。你可能想要減肥、想改掉花錢習慣、想離開一段讓你筋疲力盡的關係,但卻總是無法改變。你下定決心、一次又一次努力,卻還是回到原點。
會這樣其實也是潛意識裡可能有這樣的信念在:「我改不了」、「這就是我應得的」,讓你即使想改變,也會無意識地拉回原點。
以前我不懂什麼是潛意識、潛意識如何影響我們?所以不斷重複相同的行為模式。直到我理解這一切,才知道如何真正改變。
潛意識信念如何左右你的行動
信念是那些你深信不疑的假設,也可以說是你對自己、他人、世界的基本假設。我們的信念來自過去經驗,包括自原生家庭、學校規範到工作後的職場規則。
舉例來說,小時候,我們常被大人告誡「生氣不要擺臭臉」。長大後,即使內心感到不悅,我們也會壓抑情緒、不表現出來。但這樣的習慣,會在關係中埋下隱患——如果你不去表達自己的感受,對方根本不知道你因為某件事而生氣,被壓抑的情緒,總一天會爆發出來,你還認為對方不瞭解你或不夠貼心。
發現了嗎?為什麼你在一段關係中總是忍耐,不去表達,最終導致關係失敗,潛意識裡的信念就是答案。
小時候我們也常聽大人說「做人要謙虛」,長大後,就會下意識得壓抑自己的表現慾,甚至在想推銷自己、主動爭取機會的時候,感到內疚或不安。
發現了嗎?這就是為什麼你想要毛遂自薦,卻開不了口的原因。
信念就像我們內在的導航系統,只要它沒改變,不管我們表面想去哪裡,我們的行動最終還是會被導回原點。
所以,當你覺得「我明明想改變卻做不到」,並不是情況真的不能改變,而是「潛意識讓你無法改變」。
潛意識信念與吸引力法則:你真正相信的,正在形塑你的人生
接下來,來聊聊潛意識的信念如何影響吸引力法則。
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:明明你努力地想要一段好的人際關係、一份高收入的工作,卻總是吸引來不對的人、不符合期望的收入,你的渴望總與你的現況背道而馳?
這背後,其實就是潛意識信念在發揮作用,也正是吸引力法則的核心——想法如何吸引結果。吸引力法則說「心想就會事成」,但我們的想法中,表意識只佔了5~10%,而潛意識、無意識卻佔了90~95%,所以當你表面上說「我想要更好生活」,而潛意識裡卻相信「我不值得擁有」,吸引力法則就不會發揮作用。
又比方說,你可能告訴自己「我要開始行動、爭取晉升」,但內心深處卻有個聲音說:「如果我太積極,大家會討厭我」,或「我其實沒那麼厲害」。結果就是,你不自覺地錯過機會、不敢表現,甚至讓自己留在不被看見的位置上。
這不是吸引力法則沒效,也不是你永遠無法改變你的現況,而是你的現況由你真正相信的版本組成。真正的改變,從覺察這些內在設定開始。
改變信念,才能改變現實
你之所以一直無法改變現狀,不是因為你不夠好,也不是你不夠努力,而是你潛意識中根本「不相信你可以擁有你渴望的生活」。
當我們開始意識到那些深埋的信念,看見它們如何主導我們的選擇與情緒,我們就能重新設定它們,改變我們的人生。思想造就行為,行為造就習慣,習慣造就性格,性格決定命運。
跨越框架.實踐行動
我們先來檢視你對這個世界的基本假設,請寫下你對這些面向的看法:
- 工作
- 家庭
- 感情
- 健康
- 財務
- 夢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