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轉化信念】怎麼改變潛意識信念?3種認知重構方法,改寫你的人生劇本

總是卡在同樣的人生劇本?這篇文章教你什麼是認知重構,並分享3種改寫潛意識信念的方法,幫助你看見限制性信念的來源、改變舊有想法,重新設定大腦資料庫,翻轉困境。

「思維決定態度,態度決定行為,行為形成習慣,習慣形成個性,個性決定命運。」要改變命運,就要從源頭,也就是思維改變起。

我們的所有行為,都受大腦影響。腦中有個資料庫,告訴我們遇到什麼狀況,要採取什麼行動。這個資料庫怎麼來的?從出生到現在的人生經驗累積來的。

無論你想改變人際關係、經濟狀況、事業成就或感情狀態,都要從這個資料庫改起,改變腦中資料庫的動作,就是「認知重構」。

所有的認知,都是大腦學習來的。「賺錢很辛苦」、「一定要很辛苦才能成功」、「沒有人會付出不求回報」、「職場上沒有真心的朋友」

這些認知怎麼來的?小時候父母告訴我們的,周圍朋友告訴我們的,新聞媒體寫的,或親身經歷過的。

當「職場上沒有真心的朋友」這條認知被鍵在資料庫內,我們就不會允許自己對同事敞開內心;當「賺錢很辛苦」這條認知被鍵在資料庫內,我們就不會允許自己輕易賺到錢。

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認知,就會納悶為什麼總遇到冷漠的同事?或不理解為什麼自己總是賺辛苦錢?其實都是因為資料庫的設定。

好消息是,既然認知是大腦學來的,只要讓大腦重新學習,就可以改變認知,改寫命運。

分享三種認知重構的方法,稍後會說明這三種方法的差異和使用時機,也會用實際舉例來說明如何使用這些方法。

步驟一 意識到自己有這個認知

步驟二 找到這個認知的來源

步驟三 「說服大腦」為什麼這個認知不合理或沒必要

過去我把這個步驟稱為挖掘底層原因,因為一旦挖到底層原因,就會發現原有的認知有多不合理

步驟四 植入新認知

舉2種情境的例子來說明。

情境:常常為錢煩惱,如花錢的時候有罪惡感、怕錢不夠用、覺得自己不配擁有等
目標:脫離金錢匱乏的情境

步驟一 意識到自己有「不該花這麼多錢」的認知
每當花錢的時候就會責備自己不該花這麼多錢

步驟二 翻找過去記憶,找出人生第一次認知「不該花這麼多錢」的記憶
小時候跟父母出門買東西,父母都會說錢很難賺,小朋友的不用用這麼好的東西,潛意識逐形成「不可以亂花錢,賺錢很辛苦」、「我不值得擁有這麼好的東西」的認知。

步驟三 說服大腦為什麼這個認知不合理或沒必要
父母說「不用用這麼好的東西」不代表我就不值得用比較好的東西;父母說「賺錢很辛苦」,是他們認為賺錢很辛苦,不代表賺錢賺錢真的是件辛苦的事情。

原生家庭是我們人生中第一道關係,父母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的思維。當父母表現出「你不夠好」、「你不值得擁有」的語言或行為,大腦也就植入這樣的信念。

現在,我們知道,這些都不是事實。


步驟四 植入新的認知
新的認知:賺錢輕鬆容易,我值得擁有一切豐盛。

步驟一 意識到自己有這個認知

步驟二 找到這個認知的來源

步驟三 「創造新的經驗」說服大腦舊的認知不合理或沒必要

步驟四 植入新的認知

步驟一 意識到自己有這個認知

步驟二 放下這個認知

步驟三 植入新的認知

在意識到自己有「這樣的想法」後,也馬上意識到這是大腦學來的認知,清楚得知道可以透過認知重構改變自己的資料庫,能夠毫不猶豫放下舊認知,用新的來取代。

方法一,透過讓大腦發現不合理性,來說服大腦。當我們不斷問自己「為什麼」,除了能發現舊認知的不合理性,也能揭開自己過去受過的傷,進而開始療癒。也因為這個方法只需要向內看,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

方法二,透過現實經驗的改變,進而改變認知,很容易理解。你也許會問,既然如此,為什麼還需要第一種方法呢?原因是很多時我們「不行動」、「拖延」或「不敢行動」,就是因為舊認知讓我們感到恐懼,若不去說服大腦不用害怕,便很難行動,現實經驗也不會改變

至於方法三,是在用過方法一後,我們逐漸發現,舊認知很多時候是大腦為了解釋現象,而去創造的不合理解釋(大腦無時無刻都在找答案)。

所以到後來我們知道,舊認知一定存在不合理性,才能做到「不用說服大腦」,就可以放下舊認知。

「方法三」看似比「方法一」簡單許多,實則是因為已經放下足夠多,才能明白過去大腦將一切複雜化,並陷入劇情中無法自拔。因此我建議從「方法一」開始練習,並搭配「方法二」進行驗證,最後才用「方法三」。

在進行認知重構這項練習時,還會遇到無法意識到自己有「這樣的認知」的情況。

舉例來說,當接受別人好意或幫助到時候,會感到不好意思,其實背後有「我不配擁有」的認知,但我們一開始可能無法察覺它。

要能意識到自己的認知,需要有「覺察力」,覺察需要練習,因此我這邊先提供一些常見的、會阻礙我們接受豐盛的認知(限制性信念),供大家參考。

跟金錢有關的

  • 賺錢很辛苦
  • 賺錢要很努力
  • 不可能靠做自己喜歡的事賺錢
  • 錢是痛苦的來源
  • 不可能買得起房子
  • 不可能達到財務自由
  • 總覺得好窮

跟我自價值有關的

  • 我配不上OOO
  • 我不用用這麼好的東西
  • 我必須完美
  • 我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
  • 我很平庸

跟關係有關的

  • OOO與我的關係永遠無法改善
  • OOO與我永遠無法溝通
  • 我不能在別人面前展現自己的脆弱,因為人們會笑我/用異樣眼光看我
  • 只要知道我的過去/真實想法,就不會有人喜歡我
  • 人都會變心,不會有人一直愛我
  • 不會有人願意接受這樣的我
  • 不會有人懂我

跟夢想有關

  • 我不可能達成夢想
  • 我不相信自己會成功
  • 一定要非常辛苦才會成功
  • 只有極少數的幸運者能夠完成自己夢想
  • 我沒有足夠的資源做想做的事
  • 我不可能造成改變
  • 我不可能改變我的人生
  • 人生本來就很辛苦

當我們找到第一次被植入認知的經驗,就能驗證「認知是學習來的」,讓我們更容易相信,可以透過重新學習,來重設大腦資料庫。

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,有些記憶對當時的自己太痛苦,大腦為了保護年幼的我們,將這段記憶埋在底層(潛意識)。我們雖然遺忘了,但這段記憶形成的認知卻默默影響往後的人生。直到我們準備好,去打開這段塵封的記憶,面對過去的傷痛,完成這道課題。

最後複習一下認知重構的概念,認知重構是透過讓大腦重新學習,改變認知的過程。

我們的行為依照大腦資料庫的設定運作,因此重新設定資料庫,就能改變固有的行為模式,改變行為就能改變命運。重新設定資料庫的方法就是認知重構。

認知重構的方法分為四大步驟,首先要意識到自己有某個認知,再來,找到這段認知如何被放進資料庫。接著,我們要找證據來說服大腦:舊認知不合理或已不再適用。一旦成功說服大腦,就能植入新的認知,完成認知重構。

認知重構的整個過程,也是在檢視自己的人生課題,我們能看見自己如何被影響,也能看見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,不斷重複經歷相同的事情,而這個歷程會一直重複,直到我們打破它。

在我們開始進行認知重構之前,最關鍵的第一步,是先辨識出你內在潛藏的信念
如果你還不確定自己的信念是什麼、或者為什麼總是卡在一樣的情境中,這三篇文章能幫你看見那個「你沒發現的自己」:

【辨識信念Ⅰ】為什麼無法改變現狀?真正卡住你的,是潛意識裡的信念
【辨識信念Ⅱ】限制性信念是什麼?它們如何悄悄地形塑你的人生
【辨識信念III】總是卡住怎麼辦?3步驟找出潛意識裡限制你的人生信念

發佈留言